北美館長對海安街道美術館建言
記者陳正一/南市報導
配合行政院文建會推動公民美學運動,台南市海安路的藝術造街計畫進入第三階段。台北市立美術館長黃才郎提出建議,另類美術館一定要有自己的解釋,而海安路最具特色的是具備都市紋理,甚至作品不需要導覽,本身「即可對人訴說」。
黃才郎指出,海安路過去接連辦了數波藝術造街活動,受邀藝術家有幾位也是北美館典藏的作者,他們從街道上創作,若在館內完全呈現不出此氣氛,且二者最大不同是這些作品多了都市紋理,對居民而言,不需導覽就「自己會講話」。
黃才郎說,街道美術館也可以生態性展示,若作品擺設櫥窗內,令人感覺就像走進蠟像館,「看起來唯妙唯肖」,卻失去都市應有紋理,這可以說是「海安街道美術館」的最大本錢,但如此想像,就不會任令其僅有目前格局。
為推動「海安街道美術館想像」,台南市二十一世紀都市發展協會秉持德國前衛藝術的代表約瑟夫「社會雕塑」理念,認為藝術確實可以改變世界,思想、行為、語言都是一種雕塑,使海安路藝術造街活動有如一場美術館概念革命。
海安路藝術造街計畫前二階段,先由藝術家參與創作,繼而帶領社區民眾進入,現階段朝美術館定位發展,範圍從民生路口至民族路口。預定街區將規劃街道美術館出入口動線意象、服務台、志工室、藝術圖書室、公共電腦、電話,台南藝術大學教授呂理煌也帶領建築繁殖場團隊,以「非間帶-開放實境」為題進行首檔展覽。
2005/07/16
20: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