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要聞 |
|
|
|
|
|
|
社會•體育 |
|
|
|
|
財經新聞 |
|
|
影視娛樂 |
|
生活藝文 |
|
|
|
|
|
|
|
|
自由評論 |
|
|
|
|
服務專區 |
|
|
| |
台南海安路成了街道美術館 國內外藝術家街頭探尋發展藝術潛力的角落
記者凌美雪╱台南報導 當「街道」變成「美術館」,人們可以期待在其間看到什麼?自去年起以「藝術介入」公共空間,把街道改頭換面,還因此獲得藝術大獎的台南市「海安路藝術造街計畫」,最近進入第三階段,還大膽提出要把街道變成美術館的創舉,昨天正式開幕,讓人們體驗一下「街道美術館」究竟有什麼不同?
去年初,「美麗新世界」把藝術帶進了海安路。這是台南市邊緣夾在民生路與民權路中間的一段沒落的道路,中間有寬可停兩排車的分隔島,兩邊各一條單向相對的道路,原來已是沒落到幾乎停擺,兩邊的屋舍破損醜舊,卻因為「美麗新世界」重新活過來。
這個造街計畫最可貴之處,在於一開始工作團隊就考慮到公共藝術的「永續」問題,所以,沒多久,海安路的藝術造街就進入第二階段,除了引進多位藝術家在中間分隔島與兩旁屋舍外牆創作之外,最引人注目的,是去年參加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「建築繁殖場」,也進駐創作,在海安路靠近民生路一帶,搭建了《神龍回來了》。 今年海安路藝術造街邁入第三階段,在文建會的協助下,再度由「建築繁殖場」擔負創作重任,跨過了民權路,在海安路靠近民族路的地方,進行繁殖計畫之《非間帶--開放實境》。
該作品最大的特色是「空橋」,可是,這座空橋卻不是橫跨海安路兩側的通道,反而是一座與分隔島平行的陸橋,「連接」的功能除去,「觀景」的功能突顯,它讓人試著在其間行走,上上下下,以不同角度觀賞與體驗海安路的動與靜。
那麼,它跟「美術館」又有什麼關係呢?工作團隊企圖把海安路的公共空間拿來與博物館空間比較,提出兩個可供思考的議題,其一是探討另類美術館的可能,亦即「透過特殊街道物件的觀照,可否成為另類美術館?」其二則是公共藝術可否與社群發展出成熟穩定的互動關係?也就是說,這些已然完成的藝術作品,能否使海安路成為當地人生活的美術館?
當然,打造「街道美術館」的訴求,對藝術造街計畫而言還是個新嘗試,所以,這次也請來國內外許多相關學者舉辦研討會,探討「街道美術館」的可能性,將在今天中午及晚間分兩場進行。
前來參加研討會的學者,也從昨天開始進行「尋找藝術角落」的活動,每個人都要在海安路一帶來回觀看,找出一個自認為最有發展藝術可能性的角落,其中,來自美國的亞洲語言暨文學中心主任約瑟夫•亞倫,首先指出分隔島中間一個通往地下空間的水泥階梯,他說現在看起來很醜,可是卻帶給人很多「機會」的想像空間。
另外,獨立策展人珍•雅克則對民生路與民權路中間的神農街留下深刻印像。雅克表示,她剛到海安路時,覺得這段路好像沒什麼發展空間,但旋即發現中間與海安路直角交叉的「神農街」,予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。
尤其當雅克才站上神農街口的一家傳統製作神轎的店門口,她聽到二樓不斷有喧鬧聲,而且一樓、二樓大門都開著,也不會把意外的訪客趕走,讓她覺得海安路上一定還藏著很多類似這種隱密卻十分開放的空間。
即日起,當你也來到海安路,除了檢視一下當地的街道藝術可否稱為另類美術館之外,不妨也試試尋找一個自認為最有發展藝術潛力的角落。 |
| |
|